摄影师范欣:生活在跳出常规的世界里

“我不爱说话,也不爱听话。”

“时尚摄影业内罕见的女摄影师”,谈及范欣,人们往往会用上这个头衔。而范欣本人并不太在意这些定位和标签,更不希望把自己框在里面。2007年正式开始掌镜,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在国内外多家一线时尚杂志上看到她留下的痕迹。她的作品风格多样,充满张力,不拘于常规。和当初相比,她身上那股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气质也丝毫没有改变。我们和范欣聊了聊她的摄影生涯和创作历程,想知道这十年间她是否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和模式,她的回答却出人意料的平直和随性……

还记得从哪一时刻起,决定当一个摄影师的吗?
第一个是有次翻画册,挺天真的觉得这我也能拍。后来是有某些时刻我非常想跟进去。再后来我想好像可以开始想说一些复杂一点东西。就这样做下来了。

你的童年或者生活经历,带给你的作品怎样的影响?
我的人生主题是懵圈。大概到一两年之前我就没怎么想过人生作品这些事。是种生活给什么就接什么,但反正没什么是有价值的就随便的心理状态。幸运的是生活和环境对待我还挺宽松的。

你会怎样描述你自己与你的作品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现在的我,感觉有时候像在看电视里的纪录片;有时候像是换了台,震惊有几集是我演的,挺惊恐炸裂的。反正来回切换吧。演的时候一无所知。看的时候,有时无语,有时欣喜,也有时难过…… 作品如果做到了就能独立发展下去,跟我就更没关系了。

什么样的拍摄对象,最能引发你的共鸣?
嗯…… 有共鸣不一定是好事啊…… 可能就失去兴趣和对抗的怒气了。我自己喜欢像小孩子一样的,复杂或是沉默,变来变去的。不太聊天。多了解一些是挺好,但可能的话,还是一起玩一下,能知道彼此的模式了。

你的创作坚持是什么?
我的 slogan 是朴素点,冷酷点,尽量别猥琐……

你怎么看待时尚摄影?和拍摄别的内容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时尚摄影非常容易吞噬人。在外的人有时候会觉得是垃圾信息,在内的人又经常被虚荣感扩充10倍的自信心。

它肯定是美的,也肯定是商业线下的一部分。所以它美的规则是被严格设定好了的。为了保证给你洗脑,不是发明出来的,不是自然的看到的。但不经过这个洗脑教程,就感觉不到它的扭曲和复杂。和别的摄影相比,也许具体语法语境不一样。但什么都要有自己的眼光吧。也需要时间,和是否拥有感受、学习对抗时代的能力。

你觉得自己摄影师职业生涯中的闪光点是什么?
我不爱说话。也不爱听话。

有没有哪些时刻让你觉得自己是在打破常规?
没什么。第一,具体的我挺迟钝和懵的,就注意不到常规和普遍常识。第二,抽象一点来说,常规之上有更恒大更朴素的常规。那些具体的、人为的要求不能算常规吧。

“女性气质”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恋爱呗。繁殖。超级复杂的脑回路,更漫长。

怎样的“女性气质”,最能吸引你,为什么?
我喜欢无性气质…… 想了一遍,喜欢的女人,都是有力量,也特别聪明的。自身也都有特别大的困境,但还是一直都能挑战下去。日常生活里没什么攻击性,注意力也好像都不在具体生活上。但也没什么明显的外部女性特征。

现在越来越多女性摄影师的出现,你觉得女性摄影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角度吗?
以后会有很多针孔摄影机吧…… 这也要看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接受什么,在抵抗什么。现在区分性别特质,我觉得挺难的,就个人来说,我觉得女性会比男性会多展露一些,可能是更经过塑造的信息。

你觉得做为现代的女性,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
觉得接受信息太多了,挺烦的,但控制不了。好吃的也太多了,也难抗拒。然后有一个特别巨大的恒常在生活里,很难解除它。

现在“女权主义”成为了一种“趋势”,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想说就说呗,说完话就消散了。对性别差没感觉。


对你来说, 气味会触发记忆吗? 如果用一种气味来形容你的作品,会是怎样的气味?
第一,我觉得气味更像一个解锁数据库。第二,气味和拍照 —— 可能都含有不断流逝的时间。可以相似,但不可能被复制,而且夹杂着很多很多碎片。我希望能够提炼出一些,也给以秩序。反正不要只是荷尔蒙就好了。

最想对现在年轻的时尚摄影师们说的一句话是?
我还是别说话了……

当下你对未来最大的期许是什么?
未来?那明天我想痛痛快快钓鱼去……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