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设计师,企业家,环保斗士 Jane Ní Dhulchaointigh 在皇家艺术学院设计提出了一个可潜在改变世界的产品概念——万能塑形硅胶。之后她又花了6年试验的时间去完善这块可塑性极强的胶合物,以便它可以修补或改良包括布料,陶瓷,金属,木头或塑料在内的任何东西,同时在最后变成可塑且具有粘性的硅胶阶段,并维持极端的温度。在2009年的时候,这家公司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售罄了首发的1000包万能塑形硅胶。今年早些的时候,这款万能硅胶也完成了修补1千万份物品 —— 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等于说有1千万份物品逃过了被停用,衰退,再被处理掉的命运,1千万个东西没有被当作垃圾扔进土里填埋,污染地球,所以意义挺重大的。这仅仅是个开端,万能硅胶不只是款充满巧思的粘胶,它也启发着我们去修补,去制作:去创造。
的确如此,万能硅胶设计理念中的民主化是 Ní Dhulchaointigh 的初衷设想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她设计出了吸引人的外观和触感,然后名字也略有一丝恶作剧的意味(受到爱尔兰语里“玩”这个词的启发)。人们在购买万能硅胶后就会成为一个包容协作的创意社区里的一员,在这个社区里,大伙都在不断地往社交媒体上发布新的硅胶用法,到目前为止最受欢迎的就是拿万能硅胶修补有问题的充电线。而且大家在社群里还会互相鼓励,这些独特的想法也在激发 Ní Dhulchaointigh 和她的团队不断地创新,从注册创造这款极佳的万能胶起,到把它真正做成一个未来的修理制造小能手,销往全球170个国家乃至更多。
恭喜你们达到了修补1千万件物品这样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很庞大了。
确实很难去想象这个情况,但是一想到这一切很明显就是从一个小小的想法开始的,就觉得真的很棒。不过我们目睹了这些修补故事的发生,所以我们对这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孩子的午餐盒、自行车、汽车零部件、鞋、冰箱还有各种各样的物件都得到了修补。而所有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如果你问大多数人是否听说过万能塑形硅胶,他们估计都会回答,“那是啥?”我们觉得大家都想要在更加密切的与这个新兴产品建立关系。我感觉我们正在掀起一场运动,这场全民运动不只包括像亲自动手修补东西,甚至还包括像英国家庭烘焙大赛这样的电视节目。一直有某种力量在召唤我们:我想去亲自动手做一些东西,尤其是现在我们整天都对着电脑,其实很想亲自动手,亲自学习。
从小在农场长大,这里大多数东西坏了是去修补而不是直接被丢弃,这一点是不是影响了你最初的一些想法的?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从小长大的环境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回头看我一开始从事设计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了一个断点。我到底应不应该在这个为新生事物不断刺激新生需求的文化现象里添砖加瓦呢?因为头脑的退化和荒废也在发生,时尚和消费循环被金钱利益为主导的力量所控制,而我并不想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建立我自己的设计事业。
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我常在想:我应该怎样利用设计的力量呢?不是说只为人而设计,而是怎样让设计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比如,如果你有一个茶壶,它倒水有问题,大多数人会想,“如果它的喷嘴再尖一点,就不会这样了。” 然后我就想设计一个简单又好玩的东西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起来解决各种问题。
对我们千禧年这一代人来说,动手创造为了生存是很自然的是一个生活状态。
你见过的的最有趣的万能硅胶使用方法是什么?
那些看起来很平凡的小项目真的很鼓舞我们,比如说修理洗碗机。我们爱这样的故事,因为这对于某些人来讲,这意味着省下了一大笔钱。那些打印机啊,冰箱啊,电子仪器等等都很耗资源,所以如果我们可以让他们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两倍长,这样就可以省下一大部分可能会被浪费掉的能源。
我们喜欢看到万能硅胶在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经常听到有些故事说在一些有老年人或者残障人士的家庭里,人们用万能硅胶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旨为了让家人能更自立地生活。举个例子,安大略省的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常年需要轮椅的小姑娘,她爸爸用万能硅胶把电梯上的一个按钮放大了,这样她就可以自己进出花园了。就是这样的小事,只需些许万能硅胶、人们本身具备的一点点贴心、一点点智谋和心灵手巧,有些人的生活就会得到改善。
你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大部分人会去尝试加强或修补破损物品而不是去买替代品的阶段了么?
对,这不是什么可以一夜发生的事。不过你想一想废物回收利用在20年前,只有一些环境保护斗士在做,但是今天已经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如果你没有把一个可乐罐放进对应的回收箱,那你的直觉警报就会叮叮叮响起。我觉得人们会对修补废旧物件
也慢慢产生这种意识。第一步就是大家已经开始慢慢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舞大家的自信去动手修补修补。这也有助于让我们推崇一种有问题就去解决而不是委屈求全地生活态度。
你觉得我们是不是没有充分发挥自己体内的聪明才智?其实人们都有那种亲自动手修补东西的本能?
对,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对我们千禧年这一代人来说,动手创造为了生存是很自然的是一个生活状态。如今科技过多地服务于我们从而强迫给大家一种被动和久坐的生活方式,而现在是时候唤醒那些一直藏在我们体内的本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