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一种惊人的沉静影响着感官的方式

当你在一片黑暗中时,一切都改变了。

你的感官被强化。在最原始的层面,你的大脑会假想即将到来的危险,生存模式开启,每个感官都处于高度警戒。会有些可怕的东西 —— 像是噩梦和恐怖电影的来源。但当你冥想的时候 —— 闭上双眼,减去了“僵尸”的攻击,对你的感官也有同样的作用。印度精神领袖 Sri Sri Ravi Shankar 总结了冥想的精神作用:“你完全放松,与此同时你获得了敏锐的感官,智慧的力量。你的感觉变的如此清晰;你可以看得更清晰;思考得更透彻,听的更清楚。就像纯粹的水晶,你的感官反射周围事物,化而为一。

我知道我听起来像是个传教的,但我不是。过去我总觉得冥想是没用的。冥想是由一些本身就内心平静的印度瑜伽大师发明的,却被一些自命不凡的本该抽烟狂饮度日的西方人采纳。但当你困在焦虑的无限循环中,你的大脑不断回放你过去的各种过失,并加之于未来,阻止你前行,使你远离周围的人。所以你必须做出改变了。那时,当无尽的循环到令我绝望的地步,我走进了伦敦佛教中心,十分钟内我就报名了一个月的佛教冥想和一天的念佛课程。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仪式 —— 之前我是一团糟,满是雾气的早晨,在公交车上化妆,错过约定的时间。现在,每天早上等水烧开和柠檬冷却(我知道,我也讨厌我自己……)的十分钟里,我坐在沙发上(不要在床上冥想,你会睡着的)听 Insight Timer(软件) 里的冥想教程。如果我掂量自己的感觉,就像我现在一样,我会找到与之相关的冥想。如果我感到厄运徘徊令人压抑的云层,我会选择积极的冥想或听圣歌。我不冥想的日子呢?我的脑袋回到一团扭曲的线或者是打结的项链。当我的新习惯逐渐影响吞噬心灵的内在恐惧,同时也改变了我看事物的看法。

内心的平静并不是通过冥想获得的最大改变,而是我的感官发生变化。立刻有效的是 —— 深度冥想后当你睁开眼,就像是你第一次真正观察,一切都透过眩晕的彩色薄雾。而几周规律的练习之后,我的感官似乎大幅提升了。我更加注意身边的事物 —— 我看,我体验,我用心感受一切 —— 特别是在诵经冥想或是立体声效果时。人们说这可以增加大脑的伽马射线,它们在大脑的各个部分联系和运作信息。有趣的是,伽马射线和提高五感认知能力有关联。


不过目前为止最大的改变应该是嗅觉上的 —— 一切闻起来都更甜了,甚至生肉腐烂的臭味都有一种迷之吸引力。我觉得这改变很惊人。虽然这有点奇怪 —— 根据旨在缓解疲惫伦敦人的伦敦冥想中心的创办人 Jillian Lavender 所说,“所有感官都会放大。通过一系列深度休息,净化了影响我们嗅觉能力的压力和毒素,“她说。通常嗅觉会是个麻烦,比如当我们路过嘉年华的厕所,或是闻到恶心的香水味,这是被强迫的。根据 McCann 的调查,7,000 世界各地的16-35岁的年轻人中有差不多一半人说和放弃电脑手机之类的科技相比,他们宁可失去嗅觉。

也许是因为我们如此被限制,我们不能自如使用我们的嗅觉,或者我们低估了嗅觉因为它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我觉得我们只是没有受过训练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叫人们像狗一样追寻地面的气味,参与者们(蒙住眼睛,戴着手套和耳塞)要追寻10米的巧克力油。只依靠嗅觉,三分之二的参与者能够追踪气味,并且多次之后表现提升。这意味着:运用你的感官可以解锁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对我来说,则是嗅觉。 六个月的冥想训练下来,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安抚的声音指引你冥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定频率的“om”共振能够引起精神层面的共鸣)这只是重复同样段落使你能够排除干扰。我常感到像个老人。我爸爸也冥想。尽管这个场景并不很酷,但是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冥想 —— 特别是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人群,世界有无限可能。我们的大脑充满了数字科技 —— Instagram, Snapchat, Blogs, Pinterest —— 一切在瞬间令大脑沉迷的事物,我们需要冷静。冥想给你身处现实的机会,新鲜而充分准备接受周围的世界。而你将收获的是连接外界和内在的磁力。

Perhaps that’s because we’re so zoned out we fail to use our sense of smell as much as we should or that we underrate this sense in particular because it seems so superfluous.


六个月的冥想下来,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安抚的声音指引你冥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定频率的“om”共振能够引起精神层面的共鸣)这只是重复同样段落使你能够排除干扰。我常感到像个老人。我爸爸也冥想。尽管这个场景并不很酷,但是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冥想 —— 特别是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世界有无限可能。我们的大脑充满了数字科技 —— Instagram, Snapchat, blogs, pinterest —— 一切在瞬间令大脑沉迷的事物,我们需要冷静。冥想给你身处现实的机会

 Snapchat, blogs, pinterest – all things that engage the mind for just an addictive microsecond, we need to chill out.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