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奥秘:女性气味之谜

我高中时代的同学们用的标志性古龙香水,大概代表着我对传统象征男子气概的香氛的唯一标准,但这并不是是一件好事。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我曾对香氛和古龙水对性别的定义产生过疑问。毋庸置疑,那最典型的木质混合辛香的古龙水已然成为一种标志:喷上它,代表你至少懂得怎样取悦年轻女孩。不久之后,这种“意图明显”的香味成为校园舞会上浪漫回忆的催情剂。我们把它视为男性阳刚之气的标志,因为大家都在用它 —— 不知不觉中,以性别来区分香水,成为了我们的固有的标准。

高中时代,我和朋友们已经不再年少无知。我们逛街的时候,站在一堆之前提到的那种古龙水面前。我们拿起瓶子,然后开始回忆过去 —— 当古龙水的味道开始蔓延,也将我们带入汹涌而来的不堪回忆之中。虽然已经用试香纸吸干我们包包上的残留香水,但我们已然迟缓而悲伤地意识到;当初在麦当劳停车场上亲热过的的那个家伙,简直阴魂不散,直到我们对这个味道麻木为止。而且,连我们的包包闻起来就像男生的一样。 

“通过不断的将女性和花香联系在一起,或者把男性与木质、火焰联系起来。这么一来,我们对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的迷思便不再那么凝重了。”

谢天谢地,好在自2002年起我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有些品牌以广告大片或用名人代言的方式,来瞄准特定性别的顾客族群(例如,请知名女性代言一款甜美香水),但鼓吹某种固有的男性或女性气味这种做法早已过时,就如同只有在高中时代,所有人才会盲目的使用同一种香水。尤其当下,主流时尚行业终于豁然开朗:一个人的身份并不是由其性别定义的。如果气味是用来帮助一个人定义自我,那怎么能任意贴上男性/女性的标签呢? 

对许多人而言,气味可以视作一种自我的延伸,或者说是我们对理想中的自我的一种庆祝(或复兴)。特别是有时候,我们会对花香或美好的年少回忆特别有感触,也有时候会特别想要闻麝香或辛辣的味道,正如先前提到的那种象征传统男性阳刚的味道一样。所以,我们会进入“男性香水”专区,或是倾向于选择一些相对性别模糊的香氛。

其实所有“剑走偏锋”的做法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如何定义想象中所期待的男性或者女性气味。通过不断的将女性和花香联系在一起,或者把男性与木质、火焰联系起来。这么一来,我们对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的迷思便不再那么凝重了。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刚才提到的两种气味与男女性别特征并不完全吻合。(我的意思是,花香并不代表柔弱,不管男性女性都喜欢火焰的温暖。)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去了解,然后更理智地消费。因为男女性香氛的区分标准得以延续的唯一原因,是基于性别划分的市场营销,甚至学科专家也甚至这点。2012年, Anna Lindqvist 博士曾在《 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 》(感官研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针对某一性别推出的味道对蒙眼测试者并无影响。他们依然按个人喜好进行选择,而不考虑产品是否面向他们的性别。也就是说,我们一直所深信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拥有的某种气味,其实都只是受市场营销手段所制约。

但也因此催生出第三个选项:中性香水,或者说是恰好介于传统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味道。这完全没问题,而且我非常喜欢,透过创造一个新的香水类别,让我们得到大量新的选择,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然而在拥护中性香水的时候,我们还是得停下来,承认其实所有香水都不应以性别区分,而是属于所有人,这样简单明了。

 回忆起高中时代,我不会因为一个男生不穿别的男生都在穿的衣服而不喜欢他,我也不会喜欢那种把名牌穿在制服外面来上英文课的男生。记得有一天,我坐在我迷恋的男生旁边,心里无比激动,我们之间的距离超近,以至于我可以闻到他洗过的衬衫干干净净的味道。我还记得去他家的时候,他给我一件他不想要的T恤,之后好几个星期我都穿着它睡觉,因为闻起来有他房间的味道。对我而言,那无关气味代表的性别,而在于它代表的意义,它代表一个我喜欢的男生,我以为他也喜欢我,而事实上我确信他讨厌我的时候,他还嘲笑我。正如我和我的朋友被古龙水溅到的时候,我们都很沮丧,因为它迫使我们想起安然无恙的过去。

“气味的意义远远大于市场营销部门对性别的假设,气味定义着我们生活里的极大部分,而性别或许也是其中之一。”

无论如何,大多数强烈的气味是无法被归类的。它连接着我们的回忆,将我们拉回某一天或某一个特别的事件。在我买过的香水里,比起让我感觉少女或美好或有所谓的女人味,更多的是让我记起生命中特别的时刻,或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我从来没有犹豫过去尝试男性香水,我也不会因为有些男生闻起来有传说中的男人味而被吸引。(因为坦白讲,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气味的意义远远大于市场营销部门对性别的假设,气味定义着我们生活里的极大部分,而性别或许也是其中之一。不过我真的觉得无论是谁用 Swiss Army ,闻起来都糟透了。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