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的语言

人类的嗅觉或许是我们最强大的感官。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分辨出一万亿种不同的气味,甚至更多。然而我们的语言往往只局限于用有限的词汇来描述我们闻到的气味。

长久以来,嗅觉一直被视为最不重要的一种感官。对于嗅觉的科学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的感官。有趣的是,人文科学也忽略了气味。诗歌、小说、甚至是哲学都不愿意提及那些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香氛。每个人都“知道”人类的嗅觉比起动物要弱得多。从孩提时代起,这种错误的想法就会灌输给我们,难怪我们会忽视了嗅觉。因为是我们不重视的东西,所以也不需要特别为其命名。

你可能会想,与气味相关的词汇这是否重要。气味真的只是气味么?当涉及感官时,我们如何通过交流,深刻改变我们的思维。当我拿着一张深蓝色的卡片,和一张浅蓝色的卡片询问一个英语语系的人这是什么颜色时,很可能得到“这是蓝色”的回答。然而俄罗斯语系的人则会看到两种不同的颜色,因为俄罗斯人明确区分了浅蓝色(Goluboy) 和深蓝色(Siniy)。如果没有一个现成的词摆在那里,我们可能会错过这些细微的差别。

气味真的只是气味么?

对于其他的感官,我们总是倾向于直接说出我们对它们的感受,这让我们在头脑中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声音拥有特定的频率、音高、强度,所有这些都可以唤起在我们记忆中存在的一种声音。一种颜色可以被科学地描述为一种光的波长,或是用我们的语言给予它的一种命名。对气味而言,我们就会感到有些困惑不解,“这闻起来就像是…… ”想象一下当你描述精致的百合花“看起来就像是一朵云”或是暖阳晒在你的皮肤上“感觉就像是在烤箱旁边”。嗅觉是唯一一个被我们的语言所轻视的感官,由于它屈居于气味的尊严之下,它只能依赖于其他的东西。

语言的存在就是为了交流和比较,也是一种分享我们生活经历的可怕方式。如果我们跟其他人描述一种他们从没有闻到过的气味,那对方根本不明白我们在讲些什么。我们如何向一个从没有闻到过肉豆蔻气味的人描述它的味道?英文中对于香味的术语描述实在太匮乏,以至于葡萄酒品酒师试图表达对一瓶酒的赞扬时只能用像是“瘦骨嶙峋的”、“优雅的”或是“冷冰冰的”这样的搞笑词汇。


这不仅仅是因为描述气味的词汇的匮乏,也因为我们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对气味的辨别能力。在马来西亚部分地区,有着一群使用 Jahai 语系的人,在辨别气味方面他们比西方语系的人要高明的多。在 Jahai 语系部落中,他们拥有一系列的抽象词汇来形容气味,并且这些气味不依赖于比较。例如单词“crŋir”就可以用来形容一些被烤制过的东西。闻起来像是“pʔih”的东西有着原始和血腥的香气,但它们不会与那些闻起来像是“plʔeŋ”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这种肉质香味吸引着老虎等猛兽。这些词汇都不能被用在描述其他感官感受,它们只属于嗅觉世界。

Jahai 语系是如何开发这个词汇阵列来分辨他们的嗅觉世界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潮湿且香气四溢的丛林中,似乎给了他们一种体验 —— 需要了解他们鼻子在“诉说”些什么。生活在泰国芳香丛林的 Maniq 语系使用者与 Jahai 语系使用者在气味识别方面同样出色,他们的气味语言系统也很丰富。一个充满了香气的世界值得用丰富的语言去描述它。

心理学家 Asifa Majid 研究了 Jahai 和 Maniq 语系部落,发现他们描述气味的能力主要源自于气味在他们的文化中的重要性。孩子们在早期就学会了广泛的关于气味的词汇,这甚至有利于塑造他们正在发育中的头脑。她的研究帮助人们改变了科学对于大脑嗅觉分化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嗅觉很难用言语表达,但 Majid 曾经说过:“气味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只要你说对了语言。”


“这不仅仅是因为描述气味的词汇的匮乏,也因为我们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对气味的辨别能力。”

像是调香师或是品酒师这些说着不同语言,但是用他们的鼻子来工作的人,同样能像被给予天赋的 Jahai 或 Maniq 语系部落一样分辨气味。而对我们来说,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失望;西方语系社会充斥着香水和除臭剂,那些令人不快的且令人感到刺激的东西已经从我们的感官世界中去除了,正如缺乏锻炼的肌肉会萎缩那样,鼻子的嗅觉也会减弱。

其实我们可以重新培养我们的嗅觉,然后不断改善它。与因为锻炼而强壮的肌肉不同,嗅觉本身并没有变强。当你训练你的嗅觉时,你的大脑正在被重新组织,经过反复体验,再次遇到这种气味时,你很快就会识别出它。鼻子中的分子巩固了我们的嗅觉,并点燃了大脑中的神经元,使气味与记忆产生连接。下一次遇到这种气味时,我们的大脑可以很快就做出反应。不断的实践和有好的觉悟是拥有一个好嗅觉的关键。

想要提升嗅觉,你必须通过某些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嗅觉语言。在调香师的职业生涯里,他们会闻到数千种独特的香味。在他们的大脑中,这些嗅觉体验并没有以“华丽的”、“辛辣的”等这些使用广泛且模糊的术语被记忆。每一次嗅觉体验都被独立记忆,以备参考。他们创造了一本自己可以随意查阅的无字气味词典。

这似乎不是大多数人可以实现的壮举,但每个人都可以改善他们与感官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当你学习绘画时,你必须放弃语言强加于视觉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人的肌体不是白色或黑色,它是阴影与色调的混合。画家学着去了解他们所见到但得不到赞赏的东西。气味也是如此。

那些想要训练他们鼻子的人必须放弃对嗅觉作出的即刻反应。不要让你的大脑只是做些懒惰的连接。香水闻起来不“像”是其他东西,这就是它自己的气味。你自己创造的感官词汇越多,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精彩。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