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艺术家 Louise Beer 的作品将带你去月球旅行

Louise Beer 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于自身与宇宙之间终极差异的拷问。她的作品融合了摄影与装置,带领观众沉浸在她所创造出的迷幻空间里。

出生在新西兰的艺术家 Louise Beer 目前在伦敦工作和生活。她的艺术创作结合了摄影与装置,通过创作以宇宙为基础的图片或环境氛围,试图引导观众以自我的理解方式去了解宇宙。她的作品向无边无际的宇宙提出了存在主义本源的问题,例如我们为何要在过往的经验中寻找意义,以及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在思考关于宇宙起源与终结的问题。Louise 通过研究灵感与哲学的流动性与不定性,试图在其中寻找唯一的确定性——变化即永恒。

你利用装置、雕塑以及摄影探索我们对于宇宙逐渐增长的理解。你可以解释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吗?

我将与宇宙有关的物件放置在狭小或者隐蔽的空间里,然后创作出发光的装置。这些装置产生了物体发光的假象,旨在暗示在我们理解范围以外的宇宙内外可能存在的生命体。我的作品试图让观众意识到一切都可以成为存在与现实的解释。当我与观众探讨宇宙时,除了鼓励他们去思考宇宙,向观众解释宇宙的差异性以及变化的哲学和人生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你是如何像从未听说过宇宙差异性的人们解释这个概念的?

我会说,这是宇宙不能够被定义的真相。这是一种我们无法知晓源头或看到的无所不知的存在。

你一直都是这样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吗?

这一切开始于我在新西兰度过的童年时,我发现了我父亲的望远镜。新西兰的夜晚十分美妙。我还记得我通过望远镜望向天空,那种感觉就像开启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窗户一样。加上我父亲在家里装饰了很多关于宇宙的图片,我当时觉得我想把一辈子都花在研究宇宙和星相上。但是我却不想去学习宇宙学或者其他方面。对于我来说,成为艺术家是更加自然的一条路。

什么因素对你的作品影响最深?

作为目前研究的一部分,我正在阅读 Mary Proctor 的书。她是一位20世纪初的科学传播者。我发现,她描写星相的方式非常优美,她对宇宙的描写充满了奇迹与对宇宙的仰慕。对于那个年代来说,那时还没有多少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研究科学,更不要提其中的女性了。但是她确实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对于女性来说,要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认可还需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科学界遇到了很多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女性。目前,女性在科技与艺术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你是多个艺术团体的成员,这些艺术小组关注的重点都分别是什么?

我参与了几个我与其他人一起指导的艺术团体。我负责着两个艺术团体,其中一个叫做 Aether,另一个叫做 Lumen。Aether 着重于策划画廊内部的展览,例如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场域里表现对于星相的理解。它关注地球的脆弱性以及宇宙所处的环境,所以它关心的并非自然界中的地球,而是从宇宙角度看到的地球以及对于此的回应。至于 Lumen,我们在伦敦贝斯纳尔格林教堂的圣约翰地穴里拥有一个展示空间。而且,Lumen 只在英国和欧洲的教堂里进行展出。不过我们全都是无神论者——我们的艺术创作希望与那些利用宗教和星相解释存在的意义的人们建立对话。

你的宇宙主题装置试图复制宇宙中最不为人知的一部分。你身在地球,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如果我打算基于宇宙中任何不确定的部分去制作这个黑暗的宇宙装置的话,那么,我是在激发观众们产生对于这种环境最真实的反应。因此,我不会在作品中包含任何观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得到的物件,例如能够被辨识出的味道或者你能够感知自己或他人身体的元素,否则就会破坏我试图创造的非地球体验的意图。暗黑宇宙装置作品中的低温更为作品增添了感知上的层次感,这在我看来十分重要。在真空的空间内,你并不会闻到什么气味,因为在那种环境下你不可能呼吸,而且你也不会听到任何声音。因此在我的装置中,声音并非必需的元素。氧气的缺乏也让我不能使用任何声音元素。不过,据说NASA最近正在与香水公司合作,试图开发出月球气味的香水,以便供宇航员训练用。

哇!NASA 是怎么知道月球的气味的?!

已经去过月球的宇航员在宇航服上常常发现了月球气味的踪迹。他们说,月球闻起来有点像金属,还有一点点烧焦的味道。我并不是十分确定为什么 NASA 认为利用味道训练宇航员那么重要,但我猜是为了多了解一些这颗地球唯一永远的卫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太棒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希望观众们在看到你的作品之后做出什么反应?

对于我所有的创作来说,我希望可以激发观众们去思考生命的重要性,以及,能够活着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我们身处一个多变的环境中,我们都认定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诸多被推翻的理论。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一切都可以随时被推翻、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中。

www.louisebeer.com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