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看去听去感觉本周精彩活动

为你呈献来自各地不可错过的文化、音乐和艺术。

12月
23
-
31

OCAT 放映:“画内音”

OCAT-Screens.jpg#asset:4995

“OCAT放映”是 OCAT 深圳馆自2009年开始并确立的年度项目。本年度的OCAT放映项目邀请艺术家曹斐女士策划,由“无形之手,消失的身体”、“珠三角、水体”、“城乡,空间,制度”、“岭南都市情感”以及“花火”五个主题单元组成。此次放映项目所选影像的拍摄场地均属珠三角地区,却生产了迥异的叙述和视觉节奏,并建构了超越笼统地缘思维的另一种文化地貌。此次放映项目所选的影片作品的作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却以各自的方式卷入了中国当代影像创作的洪流。他/她们的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差距达30年,而这些承受着不同生命经验和审美旨趣的作者们,却都通过“影像”的语言进行着各自的表达,生产了异质化的叙事模式和影像风格。

时间:2016年12月23日- 2017年12月31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F2栋OCAT深圳馆-图书馆
费用:免费 


12月
23
-
2月
23

胶囊上海: 浮生手记

Capsule-Shanghai.jpg#asset:4993

人们对于女性艺术家往往抱着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这可以归咎于当代艺术过于追求创造、传播和消费各种类型、模式,且不欣赏、也不鼓励个体保持本真、发挥个性与才华。不过,对于年轻一代的女性艺术家,这样的风气非但没有限制她们的艺术实践,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反作用:激发她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而无需因为性别来被归类、评判。因此,7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性艺术家发展出一套艺术语汇,以细腻而又充满张力的方式赋予女性气质以新的含义,在对全球化诉求作出回应的同时,也与之同辈的男性艺术家对当下议题提出了她们的看法和理解。胶囊上海2016冬季展《浮生手记》将呈现目前中国最具才华和原创性的两位艺术家:秦晋(1976年出生于广州,目前在广州生活和工作)以及陈丹笛子(1990年出生于广西贺州,目前在广州生活和工作)。两位艺术家间维系着紧密的师生关系,都选择了独立而不妥协的个人艺术道路,自由地驰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二者的创作对转瞬即逝的忆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隐藏片段都有着高度的关注。

时间:2016年12月23日- 2017年2月23日
地点:胶囊上海 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275弄16号楼1层
费用:免费 

12月
29
-
29

诗与文化: 从诺贝尔和美国大选谈起

XimiPoetry-and-Culture.jpg#asset:4992

什么是当代诗,如何阅读和理解当代诗,当代诗与日常生活和读者怎样发生关系,当代诗的发展现状与基本面貌等等,一直都是诗歌发展进程中的话题。“飞地之声”诗歌系列讲座旨在厘清其征候,并试图从不同层面,为当代诗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的媒介,去发现那些潜在的读者。2016年美国的两件大事: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川普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两件事都让人跌破眼镜。从一位长期在美国从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观察,它们代表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两个对立的层面和价值。这是仅仅出现在美国的特殊现象呢,还是当今世界的普世性取向?它们和诗有何关系?诗能给我们任何启发吗?此次,美国南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女博士奚密将于大家一起来思考讨论。

时间:2016年12月29日 20:00
地点:飞地书局 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工业区423栋6楼东1-12
费用:免费

1月
9
-
12月
9

No Lights, No Lycra:我们在黑暗中跳舞

No-Lights-No-Lycra.jpg#asset:4994

“在舞蹈的世界里可以让我们超越许多现代社会的约束,性别不再重要,语言与权力争斗也不再在我们的世界。”在 NO LIGHTS NO LYCRA(NLNL),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跳舞。NLNL是一个全球性舞蹈团体,提供给人们一个探索包容性和非批判的地方。NLNL 让人们一起来体验自我表达和喜悦的自由。2009年舞蹈学生 ALICE GLENN 和 HEIDI BARRETT 打破常规,在墨尔本开始了 NO LIGHTS NO LYCRA。无灯光无莱卡,没有老师,不用学习舞步,不用技巧,只是自由摆动。NLNL提供给你一个空间,让你可以完全释放,甩掉一周的压力,在音乐中放空你的思想和让心跟着身体摆动。

时间:2017年1月9日 19:00 – 20:15
地点:MODERNSKY LAB 北京市东城区银河SOHO D座B1 5-108
费用:50RMB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