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e Vine:Björk 巡展的策展人亲述虚拟与现实的界限

冰岛歌手 Björk 正紧锣密鼓筹备她的巡展,我们跟背后真正的“造梦者”聊了聊。

沉浸式巡展 Björk Digital 当前正在伦敦萨姆赛特宫(Somerset House)展出,主题是虚拟现实的感官负荷。作为展览的制作人,Katie Vine 负责把 Björk 等造梦人的复杂艺术狂想化为现实——还有一批前沿电影人,其中包括 Andrew Thomas Huang 和 Jesse Kanda ——把观众带离平庸的日常生活,进入充满视觉刺激、用音乐隔离现实的幻想世界。Vine 此前已领略过 Björk 的才华,早在2011年的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上就跟后者合作过成本高昂、跨界音乐和教育的多媒体项目 Biophilia project,知名英国主持人 David Attenborough 也参与其中指点一二。

Vine 的经验足够老道,足够带你领略展览制作和策划的异想世界。下面请竖起耳朵,听听看她传授了什么经验。

你的制作和策展生涯是怎么开始的?

我是剧院出来的,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曼彻斯特 Royal Exchange 剧院干了十年多的剧团经理。2007年,我非常幸运收到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MIF)的邀请,作为自由制作人参与其中,2009 年回归 MIF09,自 2010 年开始就成为全职工作人员,现在是巡展制作人。

 介绍一下 MIF 的工作内容吧。

艺术节主要是呈现不同领域的新作品,包括舞蹈、戏剧、视觉艺术、数码作品、当代和古典音乐等等,也非常鼓励艺术家进行合作。所有艺术形式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在不同的世界里呈现。我在 MIF 的工作是担任中介,帮助不同的“世界”进行沟通。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正在巡演 MIF15 的当代芭蕾作品《Tree of Codes》,这是舞蹈指导 Wayne McGregor、视觉艺术家 Olafur Eliasson 和音乐家 Jamie xx 的合作作品。

干这一行需要些什么个人特质么?

你得做好准备努力工作、长时间工作,而且是离群索居式的工作,同时保持幽默感,注意细节,见识广博,广交人脉,当然最重要的是享受其中。

你怎么开始为 Björk Digital 策展的? 

MIF 跟 Björk 的合作始于 2001 年,当时她在 MIF11 上首映她的多媒体项目 Biophilla,拉来了24 个实力过人的冰岛合唱歌手,有专门研制的乐器,David Attenborough 为观众做介绍,他们拍下自然界的光影片段,用特斯拉线圈弹贝斯,场地设在 Victorian Market Hall 的一个天然场馆。所以,当 Björk 团队跟我们接洽,希望我们帮助策划 Björk Digital 在悉尼的首映并协助进行巡展时,我们作为曾经的主办方,很自然地希望继续发展合作。

像这样的一场展览,你会怎样改进它的涉猎范围和规模?Björk 在实际的展览中又参与多少?

Björk 非常投入这场展览,你将看到的所有作品里都有 Björk 的一份力。她用自己的艺术眼光运筹帷幄,不管是艺术作品、合作伙伴,还是作品在场馆里的具体摆位、观众走进来的体验,她都亲力亲为。

关于空间和规模问题,你会不会严格控制哪些想法可行、哪些不行?展览会不会出现拥挤的情况?

展览的设计和策划都事先设定好理想的人数,保证观众随时走进来都能得到完整的体验,所以不会出现拥挤。Björk 的想法是把展览做成一个线性行进的旅程,开始是 25 个人一起游走,一起体验作品,但他们同时也作为个人,旅程的结尾是一个放松好玩的空间,观众想待多久就待多久。Björk Digital 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同意,需要让观众在正常展览中保持一种亲密感。

制作展览时如果加入 VR 视频等互动元素,会有什么实际操作的问题么?

虽说 Björk Digital 设于伦敦萨姆赛特宫、悉尼 Carriageworks 和日本科学未来官(Miraikan)等等精致的环境里,但是作为一场 VR 展览,重点还是在于观众戴上头盔之后的体验。我们希望观众能被看到的艺术作品震撼,沉浸在当时使用的技术里。运用仍在研发过程的新颖技术当然是一项挑战,但幸运的是,我们跟 HTC Vive、AMD、Intel、Bower 和 Wilkins 等等公司形成的合作关系帮了很多忙,让我们能够顺利把这次的作品带给平时一般接触不到这种技术的普通人。2011 年  Björk 首次跟 MIF合作时,我们就在 Biophilia 里尝试了多种技术,其中一些在这次的展览里也会出现,还会出现在曼彻斯特的学校里。那些学生将是世界上第一批接触 Biophilia app、从中了解  Björk 的音乐想法和技术的人。

你认为,为什么像  Björk 这样的人会试水策展?人们会花钱去看的现代流行明星的展览总共也没几个吧?

如果你能亲身体验一位知名艺术家的一场展览,你就会知道,观众很有可能本身就对那名艺术家的创作非常熟悉。在 Björk Digital,关键在于观众可以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体验 Björk。你可能看过 Björk 的现场表演、听过她的音乐,但在一场展览里,你可以探索(Vulnicura)的世界,站在荒野无人的冰岛海滩上,开着 Björk 的歌《Stonemilker》当背景音乐,或是在她唱起《Mouth Mantra》的时候爬进她的嘴巴。像 Björk Digital 和最近的 David Bowie Is 这样的展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不仅是艺术家的作品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度,还在于艺术家本身着眼长远,敢于把自己放置于新领域,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进行试验。作为一名艺术家,Björk 一直在开拓创新。我认为,她把这场展览看成是通往未来的下一步,她要继续探索我们消费音乐和艺术的形式。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