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东的五位插画家

来自中东的五位插画家跟我们畅谈了如何在各自领域自成一派。

CYNTHIA MERHEJ

“我对艺术最原始的记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艺术。在我成长过程中 Beirut(黎巴嫩首都)处在重建时期, 小时候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对我来说, 艺术即是我能发现的有趣事物, 比如书里的插画、音乐节目里的动画片段,我妈妈的穿衣风格, 以及我觉得酷炫的建筑。在涵盖很多国家的中东, 不同地方的女性面临着差别迥异的社会现实。就拿我所在的 Beirut 来说, 社会情景是很不合常理的, 我不得不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因为这个城市的狭隘和人群的同质化, 让我拥有了更大的动力想要逃离出去, 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SENA

“我的插画非常女孩子气, 生动又煽情。伊斯坦布尔是我的宝藏, 我的加油站。但想要在这有立足之地很难, 尤其是身为女性, 特别尤其是探讨裸体和政治问题的女性艺术家。然而我觉得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因为我相信一切都有因果关系, 出生在伊斯坦布尔,让我跟这个地方有无限的联系。生活在中东,让你拥有独特的理解政治和宗教的视角。土耳其是文化的万花筒, 各种文化和经济体都在这里扎根繁荣, 有太多值得发现和学习的内容。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直是联系亚欧的交通要道, 这块地方经历了无数帝国的更迭, 无数城市的兴衰, 它有着迷人的纷繁复杂性。由于在一个世俗国家(土耳其)成长, 在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教体制下生活, 我对女性权利有很深的体会。我的作品大多关注家暴、童养媳、性侵、包办婚姻、女性身体、裸体、政治畸形、伊斯兰教教义、科学、自然、爱、几何学, 以及日常生活。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主题是活力, 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受到的事物。我一直想要理解生活中看不见的机制, 它比生活中肉眼可见的东西都重要。”

NOUR L. FLAYHAN

“我出生在美国, 后来随父母搬到科威特, 度过一段不可思议的童年。我骨子里流淌的是黎巴嫩的血液, 黎巴嫩是一个我的心爱之地, 在那儿我遇到了很多神奇的事。而对科威特的文化, 我也是非常喜爱, 它实在太丰富多彩, 有来自不同背景有才华的人、老城区、壮大的印第安社区。我是一个痴迷于印第安文化的人, 从电影、食物、艺术、建筑到历史、纺织和宗教。之前我在伦敦住了8年, 那段经历让我愈发喜欢黎巴嫩的一切, 因为是它塑造了我。 我的文化背景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我也热衷于与他们分享。回到中东, 我喜欢沉浸在当地的族群, 聆听不同的看法。有一次去约旦, 发现那里的女性面临着我从未感受过的挣扎时, 我深受触动。我觉得这必须要跟世界其他各地的女性一起探讨, 然后就做了一部动画短片。很荣幸我可以把自己的声音 (插画)传达到世界别的地方, 不管中东有多少国家, 我们都是一体的, 也许大家的困难或者特权各异, 但我们的心愿相同。”

IDIL KEYSAN

“我喜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和神话人物, 他们是我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的主要灵感来源。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原作看起来很严肃, 但我的创作可能看起来极其幼稚。我的第一幅作品是9岁时画的, 以我妈妈为模特, 她当时躺着, 看起来特像奥地利画家 Egon Schiele 画里的人物。我痴迷于描绘女性身体和女性气质, 而这在土耳其总是争论的焦点。画裸体女性人物也通常并非巧合, 因为我想对土耳其的父权文化和保守态度提出抗议。我的父母都是艺术家, 他们把我培养成思想开明的个体, 但我的祖父母和土耳其一半人口依然还是食古不化。这意味着我只能把自己的真实个性和想法展现给少数人。我专注于描绘女性人物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我觉得女性让人引起爱欲的美值得被欣赏, 被宣扬。并且这种美不是弱点, 而是一股强大的女性力量。”

MARGA PATTERSON

“总的来说, 我笔下的女性人物体态丰满, 年龄偏大。动态性和叙事性是我绘画的特征。尽管我在美国出生长大, 但我觉得自己骨子里是土耳其人。我在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跟着艺术家 Costa Vavagiakis 学习绘画, 他鼓励我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模仿他的。很庆幸那时生活的地方非常原生态, 有森林和破败的废墟, 我从中汲取了很多创作灵感。邻居们对自然的知识感悟也教会我重新体察生活。如今在中东的生活促使我进一步探索作为艺术家的可能性的探索, 会跟别的女性艺术家一起创作、分享作品、扶持彼此。由于我特别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传达出对土耳其的热爱, 吸引更多人积极看待这个国家, 土耳其文化、舞蹈和大自然成了我大部分作品的主题。女性人物也总是出现在我的绘画里, 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对女性的支持, 以及对各种女性体型和各个年龄段的女性的欣赏。所谓女性气质就是接受你自己, 不畏惧表达自我, 不再低三下四。”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