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 Wu 和她镜头下不确定的味道

“在我眼中,美好的事物往往并不显而易见,他们像是街头不经意飘过的一阵香味,若有似无,既熟悉又神秘。” 

第一次见到 Fan Wu 是在一家咖啡店里,曾经是模特的她,身材高挑,散发着一种漫不经心的超然气质。除了模特外,旅居纽约和香港的她现在还有另一个身份 —— 摄影师。她的摄影作品如本人一样:清淡、真实,又透出一种不确定的味道。从模特转行为摄影师的人并不多,而享有独特天赋的更是寥若星辰。无论镜头前后,Fan Wu 的特别魅力都在于她所崇尚的美感,打破了人们惯有的评判标准。抛开一切力求完美的修饰诡计,她拍摄的图片还原人、物本身,在按下快门的一刻,留住最真实的情绪和味道。

美好的事物往往并不显而易见也不渴求被注视,像是街头不经意飘过的一阵香味,若有似无,既熟悉又神秘。Fan Wu 用相机捕捉的,正是这般熟悉又不确定的味道,像一款香味独特的香水,让人瞬间共鸣,也能在人的记忆中持久萦绕。这种味道不需要众人倾倒,但它有性格,有情绪,唯有摄影师内心的声音和人与事物的交流互动,感官共振才能培育而出。我们和这位喜欢“不确定美”的女性摄影师,聊聊她照片里“不确定的味道”。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成为一名摄影师的?   
其实,在我20岁的时候,脑中已经闪过做职业摄影师的想法。但直到四五年前,我才有勇气跟自己说我可以的。我发现可以跟自己坦白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你要抛开周围那些比较现实层面的言语。现在回想,我很高兴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会经常拍摄一些很个人的摄影作品吗?
当然,我一直尝试一些无关商业的艺术创作。在这些摄影作品里,我会选择更纯粹更艺术的表达方式。

你认为在你目前的摄影事业中,最大的一个突破是什么?
我认为最大的突破是我的商业客户喜欢我的风格,并开始尊重我在艺术方面的坚持,愿意给我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创作。

说说你过去和现在很喜欢的摄影师?
我一直喜欢作品真实和饱含情绪的摄影师,比如:Viviane Sassen 和 Jerry Herman。

作为一位女性摄影师,你怎么看当下的摄影环境?
我认为多一些女性摄影师的加入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你认为气味和摄影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吗?对于视觉交流它又是一种怎样的挑战?
我认为感官之间的交流是必然存在的,如果你探索并尝试拥有一套自己的创作语言。影像引起感知,气味唤醒记忆,它们都能营造一种虚构又真实的气氛。情绪是阴郁还是欢乐,你能从照片中看到答案,亦能从味道中分辨出来。正如当代艺术和诗词,都是表达,只是演绎方式不同。其实无论嗅觉或视觉交流,很多时候都很难用具体的语言去概括,它有些模糊不清,但正是这种模糊不清的表达才有趣才吸引。

你如何用相机去捕捉你喜欢的味道?
我用眼睛去看,去发觉。

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听过什么比较特别或印象深刻的评价?
近期比较深刻的是 Stockton Johnson 说他从我的作品里,看到一种双性性格,一种雌雄同体的不确定性,哈哈,你觉得呢?

如果用一种味道去形容你自己,你会怎么形容?
尝试用味道去形容自己其实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味道,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分秒存在,并直接从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东西。就像我一闻妈妈的衣服就知道是她的。说回自己,我想它是一种清淡的味道,但又会给人一种比较中性的厚重感和肃穆感,一种类似檀香,橡木香,相对沉厚的气息。

从模特到摄影师,镜头前和镜头后的感受有什么类似又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不管是模特还是摄影师,都需要用心理解拍摄的内容,主题,和所需要的气氛。而不是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模特只需要自然得摆出 POSE 就好了。从模特到摄影师,从摄影师到模特这种角色的互换会让彼此的沟通配合更有默契。

作为摄影师,旅居纽约和香港,你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我认为在纽约和香港这样的城市,从事艺术创造性的工作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香港和纽约的文化氛围细看其实存在很大的差异,我觉得去适应两个不同的大环境是一个很大又很有活力的挑战。

作为一位女性摄影师,你认为在工作上有哪些优势,又遇到哪些障碍呢?
在初初入行阶段,由于摄影助理这项工作对于体能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开放给女生的机会相对比较少,不少女生可能会因为被认为“吃不了苦”而被拒之门外。我认为这个行业应该更开放地给女性多一些入门机会,让她们学习和成长。而当你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拥有一套自己的创作语言的时候,评判标准已与性别无关,看的就是你的作品本身。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