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筠苇:设计男装的女性设计师

属于设计师的细腻世界

15 岁起开始在澳洲独立生活,放弃了墨尔本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后,辗转前往英国攻读时装设计。从伦敦到温哥华,到纽约再到上海 —— 林筠苇经历过许多次动荡的迁徙 —— 从带着毕业作品登上2016 年 6 月的伦敦男装周 (London Collection: Men) ,到连续两年在上海时装周 GQ 和 Labelhood 合作的男装一日中展示。 筠苇带着她的同名男装品牌 JUNWEI LIN 一路马不停蹄,一路所向披靡。作为中性设计的忠实拥趸,从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等人文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生活情感经历。筠苇刻画的男性形象甚至比女性更能透露出脆弱、敏感的气质。通过筠苇为我们讲述的五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走近这位设计男装的女性设计师。

JUNWEI LIN 17秋冬系列上海时装周后台

1

每个人都有赏味期限

“十五岁出国之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忽然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有些人忽然之间就开始互相指责,有些人忽然之间就不再联系了。我高中在澳洲的时候,曾被一帮亲密无间的朋友孤立过。那时候我一个人拿着午餐坐到了别的“帮派“旁边,十几岁的我觉得没有比这更黑暗的日子了。以前会不停地反省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让人讨厌的事,为什么身边的人会离自己远去。渐渐长大了也就开始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瞬间关系“, 可能我们对于每个人都有赏味期限,朋友也好,恋人也好,品尝完毕,可能就分道扬镳了。就像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里面,最后在东京街头分别的画面。 这也是我毕业展时探究的主题之一 —— People are temporary。”

JUNWEI LIN 17秋冬系列

2

破碎的浪漫主义

“我一直认为,每个出现在我生命里,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许已经不再联络)都是有意义的。与他们共同的经历,使我变成了现在的我。我很喜欢 Woody Allen 的《Annie Hall》这部电影,最后他没能挽回 Annie,但是遇到 Annie 的日子, 改变了他。懵懂开始,其实上天一直没有太眷顾我的感情,记忆中少有皆大欢喜的画面。年纪再小一点的时候,会把这些破碎的故事,当作感慨人生的谈资。后来意识到,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很大程度都是受到这些经历的影响,而逐日形成的。某一个时刻开始,我选择搁置这些故事,但它们对我而言都是浪漫的,这些经历把我变成了现在的我。”

JUNWEI LIN 17秋冬系列

3

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一片海里的。’—— 《舞!舞!舞!》,村上春树。15岁第一次出国读书,我和母亲道别后,我径直走进安检,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只要一回头,我一定哭得停不下来。从那之后,I never turn around。一直到现在,我虽然习惯于分离,但是我还是害怕回头看。那趟飞机上,我安安静静地哭了两个小时。我努力地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但是我最差劲的一面,还是会在亲人面前展现出来,我同时也讨厌这样的自己,明明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呀。”

JUNWEI LIN 17秋冬系列上海时装周后台

4

There was nowhere to go but everywhere

“这是我最好的朋友 David 给我推荐的 Jack Kerouac 的书里的 quote。那时候我正在纽约,一个让我感觉 overwhelmed 的城市。刚刚离开伦敦的我并不习惯纽约,我一个人从80几街的公寓深夜爆走到 mid-town,一天只吃一块蛋糕。对新环境的排斥到极限的时候,David 到纽约来,我们一起生活了五天。他是我见过最有正能量的人,我没有听过他抱怨过谁。和他的对话后,我决定 quit what I don’t feel like to commit to,于是我从 Parsons 退学了。世界上没有正确或错误的决定,so keep on rolling under the star, 这是开头那句 quote 的下半句。”

林筠苇毕业设计

5

那些吸引你的,是你没有的

“因为男友职业的关系,甚至是我都会开玩笑的说他长的好看。其实他身上真正吸引我的,是那些我身而为人,并不健全的品质。 他影响着我,我越来越少地去抱怨,更有计划地去使用金钱,对可以拥有的感到满足 。 ‘能强烈吸引我的,不是可以量化,可以一般化的外在美,而是潜在的某种绝对的什么。——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村上春树。’我对视觉美的要求很苛刻,但是我一直相信有一种比外在更强大的东西可以吸引我。我以前伦敦的室友跟我说过,‘人会喜欢上自己没有的东西。’所有的选择性的长期关系,像知己,室友,合作伙伴…… 他们身上一定有着你自己所没有的某种品质。”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