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风格,请留在家里

女性独自呆在家里的状态是很有趣又神秘的,和亲密的人相处的生活细微会体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性格,也许也是最真实的样貌。

凌立程(LICHENG LING),是家居服饰品牌 Homeism的创始人。外表冷酷拍照很少大笑的她,曾是《Instyle》杂志中国版的时装编辑。六年前,辞去工作后去纽约 Parsons 学校学习时装营销,并先后在 Alexander Wang、 Burberry、Stella MacCartney 实习和工作过。对品牌市场战略颇有兴趣及研究的她,在不同品牌工作过后,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符合自己喜好的品牌,于是她成立了 Homeism —— 一个既有纽约当代都市感又兼具中国传统古典美的女性家居便服品牌。

女性独自呆在家里的状态是很有趣又神秘的,和亲密的人相处的生活细微会体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性格,也许也是最真实的样貌。离开公众视线的生活质感,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赞许,是最纯粹的舒适享受。在感受过睡衣外穿红遍时尚圈成为 street style 的主流之后,我们不防静下心来和凌立程一起聊聊真正的 home style 和她所崇尚的 Homeism。

i-D:什么时候和为什么会想到做一个家居服品牌的?为什么会取名为 Homeism?
LICHENG LING:我自己非常喜欢宅在家里, 喝茶、看书、上网购物或者工作,相信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也变得更爱宅在家,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不用出门也可以满足大部分生活需求,大概是在14年的时候有了做家居服这个想法。时装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家居服在时装史上其实一直存在, 也影响了很多成衣的设计;已经有非常多好的时装和配饰品牌, 所以我想创造一个好的家居服品牌。Home 是家,ism 是主义。

i-D:在做这个品牌之前,你在家一般会穿什么?
LICHENG LING:古董的中式真丝上衣和男士吸烟长袍

i-D:你觉得什么是 home style? 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 home style 应该是怎样的?
LICHENG LING:家是一个可以非常私密的地方,在家穿什么相比外出穿什么更能体现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真正的奢华。我理解的 home style 是舒适第一,兼具型格。

i-D:你觉得在上海和在纽约时的 home style 有什么不同?
LICHENG LING: 纽约的家的风格更多元化,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种族,非常 mix

i-D:经历了忙碌的一天,回到家你会选择怎样放松?
LICHENG LING:泡澡,穿宽松舒适的真丝衣服和皮质拖鞋,喝茶,窝在沙发看杂志或者躺在床上看剧。

i-D:说一件你家里你最喜欢的东西?
LICHENG LING:目前是 KPM 的古董白瓷茶具

i-D:在家你通常会听什么音乐?
LICHENG LING:电子

i-D:在家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是 guilty pleasure?
LICHENG LING:三天不出门,只休息放空,不工作。

i-D:说一个完美星期日早餐?
LICHENG LING:一月的纽约,刚下完雪,睡到十一二点然后去布鲁克林的 diner 和朋友吃饭,点一杯咖啡和炒蛋,以桃子派收尾。

i-D:你床头的矮柜/桌子上通常会摆些什么?
LICHENG LING:书或者杂志。

i-D:家里会摆放鲜花或香薰吗?是什么味道的?
LICHENG LING:
会放香薰蜡烛,最近很迷恋墨西哥品牌 Coqui Coqui,特别是它的玫瑰味。在家喜欢养植物多过于花,鲜花的话会看节日去28街的花市买。

i-D:有哪部电影里女主角在家穿的衣服和生活状态是你觉得很 fashionable, 很喜欢的吗?
LICHENG LING:电影《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柏蒂娜的苦泪 )里 Margit Carstensen 演绎的 Petra。

i-D:如果你自己选择一套 Homeism 的家居服,你会选择哪一款?然后幻想一个立刻出现在你脑海里的在家放松的状态。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会有哪些人什么摆设,在做着什么,家里散发着什么味道?
LICHENG LING:我会选 Orchid 酒红色款;躺在丹麦生产的皮草 lounge 椅上,落地窗,下午三四点南向的阳光,家里是白檀线香燃烧的味道。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