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尼作家 Amy Liptrot 揭秘自己的孤岛疗法

在获奖自传《The Outrun》(超脱)里,Amy Liptrot 详细记录了年轻的自己是如何从城市生活的绝望与灾难通中走向宁静海岸的慰藉与冷静的,同时这段心路历程里一路上经过的站点都被收录其中。

我看着 Amy Liptrot 卷起裤脚,露出苍白的小腿,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只天鹅、一名海盗、甚至是一抹鬼火的身侧。我们此时深处柏林市郊一个绿树成荫的湖畔,正涉水去往邻近的一个岛上游泳。 Liptrot 潜入水里去追一只野鸭,她看起来对水深、水草、水里的野兽或是水鸟都毫无畏惧——不过,她跟我说,即使在这片安宁的沙地里,她还是能想象水流推动身体的感觉,而且这种思绪完全不受她自己的控制。

她是获奖自传《The Outrun》(超脱)的作者,来到柏林是要做一场这本书的朗读会。Kreutzberg 有着暑气逼人、噪音如雷的街道和喀嚓行进的城际轻轨,跟她从小长大并写就此书的故乡,那个充满野性、狂风怒号、盐藏丰富的 Orkney 群岛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弃大西洋上远离尘世的生活于身后,向欧洲大陆的烈日投怀送抱。不过,看着艾米站在一只白天鹅身侧的浅水里,我觉得她身上始终带着一丝北方人超凡脱俗的气息。

《The Outrun》不是一个简单按照时间顺序讲述酗酒与康复的故事,而是在不同的情景中切换迂回:关于烂醉如泥、危机四伏的伦敦夜晚的回忆;在康复诊所里度过的怪诞痛苦的生活;以及后来在偏远岛屿上生活时的孤立、激情与惊奇之感。“着眼更加广阔,对我的康复过程起了重要作用,” Liptrot 这样形容那段倾听鸟鸣、赏冰晶云、畅游大洋、抓蛏子、砍木柴的生活,“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锻炼我的大脑,而不再日复一日地将其摧毁。那本书其实讲的是我停止酗酒之后的故事,当你允许‘意外’发生时,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奇迹。”

Liptrot 在序言里详述了自己的出生,从心理和自然两个角度来看都充满变故。母亲把她生下来时,她的父亲就面临着一场心理危机,被强制送往隔离病房。在童年的混乱中,她逐渐出落得高挑苗条,心里深受伦敦的灯红酒绿吸引,却也很熟悉放羊的诀窍、退潮后的岩坑、干砌的石墙和充满盐分的暴雨。在《The Outrun》里,她才华横溢地记录下自己的酗酒、悲伤和后来的康复。“重新读回当时的日记,我还是感到惊讶,当时戒酒的我是多么地痛苦,”她说,“但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写下那一切,因为不只是我在记录逐渐清醒的自己,写作过程本身就在帮助我保持清醒。”

在狭小的 Papay 岛上,其他 70 位岛民给 Liptrot 取了个“秧鸡之妻”的外号,因为后来她回到 Orkney,为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工作,记录记载长脚秧鸡的数量,那是一种害羞又神秘的珍稀鸟类,栖息于高高的草丛中,鸟鸣声大而嘶哑,就像把一根勺子拖过滤水架。“我白天都在写作,但帕佩岛上的夜晚真挺孤单的,”Liptrot 翻阅着电脑和手机上的一个个页面,追忆着往昔岁月,“我住的房子一点也不隔热。我长得高,房子又小,我只好每天往外跑。我会在早上出去散步,要不就是去鸟儿栖息的 North Hill,一直沿着西海岸那多岩石的海岸线走,要不就是去东海岸的沙滩。当我动起来,仿佛身体的齿轮就会跟着转动,然后一切开始变的有条不紊。然后我就回去,生起炉火,然后下午都在写作,一直到晚上。”

跟许多作家不同的是,Liptrot 不会一直写到不省人事,像河流一样往外倾吐文字。她给自己定下一千字的目标,把那当做每天克服的一个障碍,然后就会停下。“我在这件事上就像个工人,我是把写作当成工作的。”她解释道。对她来说,置身 Orkney、完全暴露在自然的伟力中,是不是她写作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冬天呆在岛上的确是一个挑战,四处都是狂风和大海,”她拿出一根烟,一边说道,“走在北山上的那些时光里,我从来没见过另一个散步的人。那地方就是我的,你能懂么? Orkney 没有树,也没有花。但春天的时候,鸟儿会飞回来游泳,冬天的星空则更加璀璨。”

她说,Papay 岛闻起来“又湿又咸”。那里的夜晚很长,有时长达 18 个小时,暴风雨肆虐的时候经常吹倒农舍的门和牛群。但在白天里,她会去游泳,用大海的寒冷、海水的刺激洗去酒精和药品的麻醉。“我喜欢皮肤上充满盐分的感觉,还有那种气味,”利普特罗特说,“通过游泳,我也学到了写作时学到的道理,就是如果强迫自己去完成不情愿的事情,随之而来的回报会让你惊奇不已。”对她来说,写作不是简单的乐趣。“我觉得写作痛苦不堪。当然,我喜欢看到点滴的进步,但在过程里,你深知自己的目标、明白具体的细节,却还是不太知道该怎么到达终点,我觉得那种感觉很糟糕。”

《The Outrun》由一点一滴的碎片累积而成;从日记、推特和节选自未完成小说的片段,积零为整,化为不同的章节、不同的主题。当她每一次艰难完成写作,那些碎片就会缠绕相连,从内里发出回声。所以我们会看到, Liptrot 突然爬到东伦敦一个电话亭的顶上,而就在几页之前,她还在父亲的农场上砌着石墙;前一秒,她的模糊身影似乎还躺在《East London》上,后一秒就大步走在Papay岛那海浪不断击打的海滨礁石上;又或是先在房间里喝个酩酊大醉,然后视线很快转向充满冰晶的夜光云,看云层在暮色中闪耀。

Amy 和我穿好衣服,准备离开这个柏林小岛,这时两只大天鹅迅速向我们飞来,它们拱起后背、张开翅膀、鸟喙不断张合。Amy 静静地站着,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我则躲向一边,手里还挥着毛巾,活像一个临时凑合的斗牛士。她高挑、苍白、镇定自若,一直到鸟儿最后离去。我想,她大概曾经身处比几只愤怒的水鸟更加危险的境地。后来,我们原路折返,双脚沾满沙子,头发充满湖水的味道,就这样回到城市的道路和现实故事的版面中。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