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女歌手 Noga Erez 用音乐表达对战乱的愤怒

有感于祖国以色列的动荡纷扰,Noga Erez 用大胆犀利的曲风引燃了自己的愤怒。

Noga Erez 的首支个人单曲《Dance While You Shoot》采用 echo-laden 的曲风,并效仿英国说唱歌手 MIA 将政治意识融于流行音乐的做法,通过音乐感官上的刺激来隐晦地传达自身愤怒与恐惧的感受。这首歌的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表达着对于暴力威胁的惶恐不安,却又在同时传达着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Erez 出生并居住在以色列,Ori Rousso 是她的音乐制作人兼合作伙伴。2016年席卷整个以色列的危机感在她的音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在你看来是一种交流方式还是仅作为一种娱乐消遣?亦或两者兼有?
两者都有吧。我觉得音乐不仅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可以帮助人们逃离残酷的现实。这两者可以同时发生。

你认为语言不通的人仍能听懂你歌曲背后的深意,这一点重不重要?
绝对的,非常重要。

这其实很难实现吧?
其实并不是太难。因为我们是先作曲而后我填词。可以说,音乐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是我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第一载体。

Dance While You Shoot》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作词那天我刚好没什么事,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曲子在前一天已经谱好了。以色列动乱连连令我们的生活也倍感压力。我当时非常焦虑,甚至不敢去想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厄运等待着我们。在这种紧张情绪下创作出来的歌曲节奏也非常紧凑。这首歌的背景音中都可以听到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周围生灵涂炭的场景。我在房间里坐了很久,当我起身去倒咖啡时,这句“你能边开枪边起舞吗”(can you dance while you shoot)便在脑海中闪现。这句讽喻意味的歌词将对于战乱的愤怒与美好的期待融合一体,基本上是受我的思想状态启发而来。

为什么选这首歌作为首支个人单曲?
其实一开始我们比较抵触“首支单曲”这种称谓,但后来我们决定追随音乐本身,发布这首“正当时”的作品。

你创作时需要保持在某种特别的情绪状态下吗?
我必须要在自信满满的时候创作,因为只有在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整首歌时我才能真正做到。小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创作了很多音乐小片段:一段副歌、几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但直到几年前,我才首次完整地写出了整首歌。因此我创作时需要非常自信的心理状态,否则心里总会有一个告诉自己做不到的声音回旋。

你愤怒或焦虑时能写歌吗?
哦,可以的。愤怒帮助我控制自己的情绪,它是我音乐的主题之一。愤怒这种情绪很有意思,与悲哀令人封闭自己相反,愤怒令人爆发。我悲伤时就难以进行音乐创作,因为我会将自己的心封锁起来而非发泄出来。而愤怒是最能激发我创造力的一种情绪。

你的以色列人出身会不会让人们觉得你的歌全部都是政治性的?你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我觉得把我的歌归为政治曲目有欠考虑,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我并非以音乐为武器宣传政见的政治活动人士。我的确有明确坚定的政治立场,但我的政见与我做的音乐泾渭分明。我不过是在音乐中表达了纯粹的个人观点。而这与发生在我的同胞乃至全球所有人身上的可怕事情息息相关。我并不希望我的音乐有多国际化,这首歌之所以会有这种国际化的效果可能是因为我的个人观点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我只是观察事物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仅此而已,无意“站队”。

你是一个感性的人吗?
是的,我非常感性。我既敏感又现实,我想我或许是敏感的人里偏理智的那一型。不过我情感非常丰富,我会用心去感受身边发生的一切。当然,玩手机时除外。我认为人们沉迷于手机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感情被禁锢吧。

视觉媒介对你的音乐创作有启发作用吗?
是的,绝对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我曾在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后立马写了首歌,歌名叫《Noisy》,是以一名犯人的心态来讲述逃离监狱所需的各个阶段。

作为一名女音乐人,你在业内遇到过什么歧视行为吗?
(长时间的停顿)我日常生活中感觉并不明显,不过我了解这种歧视事实上存在。我去现场演出时要带好多技术设备需要搭建。有时我会告诉工作人员怎么做,他给我的眼神就像在说:“额…… 我不这么认为。”或者他直接忽视我的意见。当我自己搞定一切时他们会一脸狐疑地问我:“哇哦,你怎么会弄这个的?”不过呢,我个人有一位男士作为全职音乐合伙人,因此我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笑)。

你在音乐上是个完美主义者吗?又或者你更愿意保持创作的本真?

我专辑上的多数歌曲都是录制的原版,可以说是不完美与完美的结合体。因为原版出来后你就真的很难很难再找到当时的感觉。每首歌都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就拿《Dance While You Shoot》来说吧,用笔记本电脑的麦克风录好原版后,我又用手机试着录了很多次,效果都不理想,所以就干脆保留原版了。

nogaerez.com


CONNECT TO i-D'S WORLD

本周故事

制造影像:记录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镜头背后的故事

跟着纪录片导演 Chelsea McMullan 的镜头,一起在短片《制造影像》中看一看摄影艺术家 Harley Weir 穿越五个国家,并用镜头记录了五位在各自领域极富有创造力的女性的旅程。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Code》:记录李宇春的线上互动艺术合作《无形之物》

通过由导演  Liza Mandelup 执导的短片《Making Codes》,走近由数动艺术家 Lucy Hardcastle 联手 Fatima Al Qadiri 和李宇春共同打造的 —— 将无形之物化作有形的数字之旅 —— 《无形之物》。

阅读更多内容

纪录片《Making Films》:记录女性导演背后创作过程

通过导演 Eva Michon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Films》走近 《JellyWolf》的幕后。透过女性导演视角,探讨电影行业的多样性。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Movement:纪录《Five Paradoxes》幕后故事

通过导演 Agostina Galvez 执导的纪录片《Making Movement》了解短片 《Five Paradoxes》的幕后创作故事;一起探寻舞者 Nozomi、舞蹈编导 Holly Blake、舞者 Aya Sato,和 Project O 项目创始人的的奇幻世界。

阅读更多内容

《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背后

导演 Christine Yuan 的影片《Making Exhibitions》(策展)记录了策展人 Rebecca Lamarche-Vadel 策划《Just A Second》(一瞬)的幕后故事: Rebecca Lamarche-Vadel 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从而策划了线上数字展览《Just A Second》(一瞬),其中聚焦了包括 BUFU 、Rozsa Farkas 、 Fatos Ustek 、Angelina Dreem 及 Yana Peel 等在内的艺术世界首屈一指的几位策展人。

阅读更多内容

看见声音: 音乐人 Charlotte Hatherley 对话 Carly Paradis

两位伦敦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各自谈了谈对音乐的理解, 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内容

Lizzie borden:女权主义先驱

梦幻艺术家 Lizzie Borden 带着她的名作 《Born in Flames》回到英国之际,她跟我们聊了聊反叛、女权艺术以及她对70年代纽约的怀念。

阅读更多内容

摄影师 Alicia Shi:俄罗斯女孩在上海

“作为摄影师,我的第五感就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平衡感。”

阅读更多内容

rebecca lamarche-vadel 作品
《just a second》 (一瞬)

Rebecca Lamarche-Vadel 是巴黎东京宫 (Palais de Tokyo) 策展人, 专注于现代与当代艺术, 她策划的展出覆盖广泛, 其中包括装置艺术、舞蹈、雕塑、摄影及语言艺术。此次基于 CHANEL Nº5 L’EAU 蕴含的变幻力量, 她为 The Fifth Sense 创作了一个线上数字展览。

阅读更多内容
读取中……